专访即刻搜索张玉睿:新搜索的“大梦想”
- +1 你赞过了
年末岁初,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的盘点,引起了食品专家与消费者的激烈争论。2013年1月5日,中国食品安全技术学会公布了2012年12个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分别是即刻搜索依据新闻、微博、图片等网络数据统计而来,然而在当日的解读会上,专家却认为这些热点“系媒体误读”,其中称得上“食安”问题的仅为两件。
这个判定结论让消费者十分不满,解读专家因此背上了“骂名”。作为盘点事件的数据来源方,即刻搜索也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一些专家忽略了用户的情感和感受。”1月10日,即刻搜索产品总监张玉睿接受速途网专访时说到。
解读会结束后,张玉睿一直想不明白,过去一年不断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怎么就成了“媒体误读”?他觉得,专家太过理性,反而忽略了用户情感,在对于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的解读上,实际是专家进行了“误读”。
图:即刻搜索产品部总监:张玉睿(速途网独家拍摄)
社会角色不同或是专家“误读”原因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人民的关系十分重大。张玉睿认为,“食品安全产品的业务生态本身就比较复杂,因为其中涉及到消费者,供应商,监管部门,媒体等各方,有时媒体也扮演者消费者双重角色,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不同的角色所期待看到的东西以及他的情感倾向不同,所以会出现专家误读。”
张玉睿告诉记者,以“白酒塑化剂”事件为例,专家认为人为添加塑化剂属于违法犯罪,因此就不能将此事件归为食品安全事件。“专家仅仅是从事件是否的角度来判定事件的性质,我们不能说专家说的是错的,但其在点评事件时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
热度新指标“百度+微博” 即刻公布原始数据
“搜索行为本身对于新闻事件就是相对滞后的,因为搜索引擎有天然的缺陷,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前提是对所要搜索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使用搜索就是为了丰富对这个事件了解,而微博的出现,及其转发,评论,代表了网民对互联网事件从开始发生的参与度。”张玉睿认为,“以前百度的新闻热搜词可以代表一个词或事在互联网的热度,但现在不代表了,至少是百度+微博才能代表这个事件在网络中的热度。”
在网友针对专家的点评提出质疑时,记者发现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是否是因即刻搜索所提供的数据不够准确而导致专家误读,有网友在微博中说道“你们统计的数据基数是多少?如果10亿还可以,若是1万如何让人信服?”。
据了解,即刻搜索目前收录的网页总数为1000亿,在此次食品安全热点盘点中,即刻搜索是从1000亿网页中挑出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数据,其总数为32.5万,而在这32.5万数据中与消费者密切相关且用户比较关注的有1100多个事件。“这些数据都可以从即刻搜索的食品安全网站上下载,专家评价也是从1100个原始数据中选取进行点评的。”张玉睿说到。
新搜索的“大梦想”:提供解决民生问题的切入点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互联网上时不时地会爆出一些“假新闻”,如“今麦郎酸价超标门”等,轻者让企业产品销量大跌,股票停牌,重者会把整个行业带入冬眠状态。在众多信息中,如何能搜索到权威客观的信息?张玉睿介绍道,即刻搜索食品安全平台是收录其他网站信息的平台,对于保证收录信息的真实性,即刻标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媒体权威指数来参考,“一个完全不知名,建站三天的网站曝光的信息的可信度显然就不如CCTV,所以我们把这个东西量化到数字模型里,以保证用户获得的信息真实可靠。”
无论是食品安全事件还是其他社会新闻,很多受害者在向监管部门告知后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仅有的只剩下媒体的零星报道,除非有像喉舌媒体CCTV的强行介入,相关监管机构才会进行调查监管。自媒体“横行”的世界,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记者,即刻的梦想不仅仅是充当“信息服务平台”的角色。
“目前,在国内的民生领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普通老百姓最关注的莫过于吃的问题,所以我们优先做食品安全,关系国际民生的29个子类我们都会陆续做 ”。张玉睿说,“从去年9月份我们做过研究,希望在国际民生方面信息服务不再是泛泛的信息服务,而是真正地落到实处,通过和药监局等政府权威机构的合作,帮助老百姓实实在在解决一些问题”。
即刻食品安全平台通过深挖用户需求、深度整合优化,在很短的时间内,显然已是成为国内食品安全信息搜索的权威平台,这一举措也无不透露出即刻对用户信息需求多样性、个性化的深入理解。以民生信息服务为主,差异化切入搜索市场,即刻的发展之路走得稳健,而有创意,在我们调侃“早晨起来,买根地沟油油条,吃个苏丹红鸡蛋,喝杯三聚氰胺牛奶”之余,期待即刻食品安全通过技术的力量平还原食品信息的科学真实,让老百姓吃着舒心,用着放心。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