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盘点:一名CIO眼中的"靠谱"趋势
- +1 你赞过了
医疗信息化曾被形容为中国IT业最后一块“肥肉”,在这块领域里,国内外厂商各占优势,拼的可谓是你死我活。根据一项年初的预测,2012年中国医卫行业的IT投资规模约为190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同比增长25.5%。这一数据尚未得到验证,但国内医疗信息化发展范围正不断扩大,深度也在逐步加强。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国内医疗设备、医疗IT、医疗服务、社保等领域均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在此篇文章中,小编将简单盘点一下2012年医疗信息化行业的进程,并分享医院CIO心中认为“靠谱”的技术发展趋势。
2012年的新气象
在小编看来,医疗信息化的进展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进展程度不同。一类是面向患者的发展,比如电子病历、移动医疗等,通过引进新设备与新技术,医院在这方面的应用有了很大进步。另一类是跨平台、跨地域的数据共享、协调,由于涉及到一些标准和利益上的考虑,在这一类的信息化进展上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不过可喜的是,在2012年,我们看到了在政府推动下许多可喜的尝试。一方面是多点开花,我们看到在政策支持下医院的“智慧医疗”建设稳步推进,它在提高诊疗效率、降低病人看病成本、医疗行业监管和政府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一些大型机构也开始着手推进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共享,在消除数字鸿沟上做出了很大努力。
比如,三大运营商也参与其中,并各自发挥了巨大力量。中国电信基于云平台为老百姓打造了“健康档案系统”,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面支持并整合基层医院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的信息系统。中国联通方面,也在持续依托展会项目资源,推进智慧医疗项目在相关领域的落地工作。上海联通在今年8月底首次全面展示了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包括“健康小屋社区自我健康系统”、依托WCDMA优质终端的“社区及家庭医生移动工作站”等多种可落地项目。而中国移动这两年来也与福建、江苏等当地卫生机构携手,搭建起了个人医护、医患互动、无线诊疗等环环相扣的“智慧医疗”平台,为市民健康铺就了一条信息之路。
此外,我们也看到一些新技术在2012年得到落地,比如移动医疗。当然,这少不了运营商的参与。在今年8月,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和北京市999急救中心、协和医院、人民医院签署医疗信息化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覆盖急救指挥中心、急救车辆、医护人员以及接诊医院的全方位立体化医疗信息协同平台系统。这套系统能够带来的好处,简述之当发生紧急事件拨打999急救电话时,指挥中心会通过现场大屏幕调动就近的车辆,并在抢救和转运途中选择综合条件最优的医院。与此同时,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可将患者的信息远程发回指挥中心,并可接受从指挥中心发来的远程指导。而即将接收患者的医院此时也已接到相关信息,在患者到达前即可完成血库、手术台等相关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赢取抢救时间。
另外,通过移动通信,社区医院可以向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沟通和服务,通过短信、彩信等方式将最近健康信息传递到居民手中,促进医患交流和全民健康。这也促进了社区医院的发展。
不过,在2012年我们也看到一些医疗机构的IT系统仍然存在着老化与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今年多家医院发生IT系统宕机事件,直接造成了患者就诊中断。事后发现,这些医疗机构的IT系统并没有备用方案,这也反应了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医疗信息化的进展仍然相对落后,或者说,并没有像厂商宣传的那么美好。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