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陆书春:移动支付领域的五大问题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直播2012金融展】12月21日,以“融汇科技创新 开启金融未来”为主题的2012中国国际金融展已进入第二天。在今日的“2012中国金融战略与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陆书春发表了主题为“金融标准化支付移动支付技术创新”演讲。
【图: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陆书春】
在陆书春看来,移动支付仍然是一种属于金融业务的范畴,国内的企业也在紧跟国际的潮流,现在一些银行、运营商还有银联都在积极的探索不同模式的一种移动支付的试点也是在一个尝试、摸索,都还是在摸着石头走的过程。
陆书春表示移动支付发展至今,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而这些问题将决定着未来移动支付的持续、健康、规范和规模扩大发展。这些问题包括商业模式、产业的主体合作、技术和基础配套设施等。
关于商业模式:
移动支付涉及的产业链非常复杂,参与的主体包括商业银行、银行卡组织、移动运营商,还有现在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另外还涉及到终端的厂商,芯片厂商,还有商户。同时还涉及到跟我们移动支付用户的一种理念也特别有关。陆书春认为目前,一些试点在商业模式,还是业务流程上实际上还是多元化的,没有形成一个主流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而这些是影响未来移动支付集约规模化发展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关于产业的主体合作
陆书春认为产业的主体合作事实上这个业务的主体是决定了谁去管理这个SE的模块,去管理这个应用。那么,产业链中多个可能占主导地位的参与者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分析和判断,导致目前市场主体地位还处在一个竞争的状态下。在陆书春看来,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局面我认为现在目前还没有打开,目前的合作的关系有,但是竞争的关系更大于合作的关系,还不能够形成主流的合作的和优势互补的这样一个模式。
关于移动技术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出台,陆书春相信这对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方向会起到一个规范和引导作用。技术方案一直以来也是百花齐放,现在12月15号,人民银行推出了金融行业的移动支付标准,在相关的主要的关键技术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标准。
关于基础配套设施
统一的转接清算,统一的支付受理环境,统一的电子认证体系和统一的可信服务管理平台,是移动支付规模集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陆书春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这样一个很成熟的基础设施的平台。
关于移动支付的安全保障和风险
移动支付是一种新的支付手段和货币支付的一种新的形态,用户最关心的是信息安全。所以,移动支付发展的好和坏,跟安全风险,用户的信任非常相关。如果不能解决让用户放心,移动支付的发展未来就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安全风险还将是移动支付发展面临的一个需要突破性的问题。那么,移动支付交易在安全载体、客户端软件和通信网络各个环节都需要建立安全的防空措施。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