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信行业谈大数据时代国产中间件发展路
- +1 你赞过了
近期,通信行业“招标竞赛”正在火热上演,三大运营商相继在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上亮出大手笔投资,采购内容涉及应用软件、4G网络设备、光纤网络设施等众多软硬件产品,部分采购项目甚至达到百亿元的规模,新一轮大规模通信网络建设浪潮扑面而来。伴随着各类通信网络的兴建与用户数量的激增,运营商IT系统上承载的信息数据规模越来越庞大。如何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和利用,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业务运营的支撑作用,同时避免信息资产遭到安全威胁?“大数据”时代,电信企业和相关IT厂商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大数据”考验信息整合能力
所谓“大数据”,是指所涉及的资料规模非常巨大,无法在合理时间内完成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帮助的信息资源。与其他行业相比,电信运营商拥有的“大数据”资源更为丰富,包括各种海量的用户信息、业务信息等数据资源,以及基础资源和平台资源。不仅如此,运营商还在积极开展云计算相关业务,例如今年7月开启的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互联网带宽、云主机、云存储、云桌面等服务。同时,已经和将要建设的4G网络、光纤网络等衍生出的各种新型业务,也会使“大数据”资源放量增长,这将对运营商信息整合能力提出巨大的考验。
“影响信息整合的因素比较多,包括管理、技术、人才资源等各个方面。不过,单纯从技术角度考虑的话,大致可以归结为‘异地’和‘异构’两个原因。”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通”)咨询顾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位顾问曾多次代表公司参与运营商的信息系统建设,对电信行业信息化特点有着深入的了解。“运营商IT系统分散在全国各个省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由此带来了跨区域信息整合的困难;另一方面,很多信息系统是在不同时期建立起来的,遵循的标准、规范等也不尽相同,如何在这些‘异构’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与交换?这也是一个难题。”
业内人士指出,在数据整合方面,中间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中间件可以连接多个独立的应用程序或系统,实现跨系统、跨网络、跨区域的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有效解决通信行业的“信息孤岛”问题。从信息安全的角度看,中间件作为多个系统进行交互的重要平台,是所有需要共享的数据都要通过的一道“关口”。如果中间件本身不能自主可控,或是存在未知的安全漏洞,那么,这些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将难以得到保障。
国产中间件保障电信信息安全
上个月,美国“棱镜”秘密监听计划被曝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信息安全讨论热潮。该计划披露者爱德华•斯诺登指出,美国国家安全局曾入侵中国电信运营商,以获取我国民众的短信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内电信信息化建设中,关键软硬件产品大多依赖国外进口,例如美国公司思科提供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就广泛地应用于运营商的骨干网络,这意味着可能存在“后门”等未知的安全隐患。因此,“棱镜门”事件爆发之后,“国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报道显示,三大运营商正在酝酿“去思科化”行动。在此之前,中国联通实施了“China169”骨干网江苏无锡节点的核心集群路由器搬迁工程,被搬迁的正是思科路由器。
在中间件应用方面,早在2009年,国产中间件就开始在电信信息化建设中大规模替代国外产品。在2009年中国移动软件集中采购项目中,东方通击败跨国厂商进入集中采购目录,为80%以上的移动新建系统提供中间件产品。2010年,东方通入围中国联通集中采购项目,将中间件产品广泛应用于联通总部及各地分公司信息系统。目前,东方通在三大运营商信息系统中均实现了规模化应用,涉及综合业务运营支撑、全面财务预算、经营分析等各类核心系统,通过中间件促进信息资源的统计、分析、处理和利用,为电信业务运营提供可靠的专业支撑,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而且,东方通也是唯一一家能够在电信、金融等高端企业级市场与跨国品牌正面竞争并取得优势的国产中间件厂商。种种迹象表明,国产中间件在运营商IT系统中的规模化应用,正在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电信信息化建设发展潮流。
工信部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近年来我国操作系统、中间件等基础软件的成熟度、可靠性、安全性全面提升,在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推广,而国家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也得到实质性提高。具体到通信行业,一方面,东方通等本土企业依托专业实力和本地化优势参与电信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营商信息整合水平;另一方面,国产中间件对国外同类产品的大规模替代,将增强运营商IT基础架构的自主可控性,促进新一轮通信网络建设顺利实施并健康运营,进而保障通信网络内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为社会公众和经济发展创造价值。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